从精准救助到温情守护,从改革攻坚到夯基固本,2024年,临夏民政以初心为笔、实干为墨,在兜牢民生底线中彰显担当,在回应群众期盼中传递温度,在创新社会治理中激发活力,用心用情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。
织密保障网 托举美好向往
走进东乡县锁南镇,民政干事周辉正拿着“预警清单”逐户走访。“过去是群众上门求助,现在我们带着政策找群众。”他说。精准施策的民生温度、动态监测的智慧精度和长效保障的制度厚度,共同绘就了临夏民政人全心全意为民的幸福底色——从“人找政策”到“政策找人”。当一支支民政工作队带着政策台账进村入户,为因病因灾致困家庭开启“绿色通道”,主动发现、主动服务、主动保障的工作理念已融入每一次入户走访、每一笔资金发放。当16亿多元救助资金如及时雨般滋润困难群众心田时,“应保尽保”的承诺已转化为看得见的民生福祉。
用“数据跑腿”替“群众跑路”。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,1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被纳入监测范围。充分运用省级预警监测系统,建立与医保、残联和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数据比对共享机制,累计处理预警信息近1万条,让隐蔽的困难无所遁形。以“非常之力”解“非常之困”。面对积石山县地震灾害,民政力量冲锋在前,化作坚固盾牌。他们在安置点架起临时救助站,为失依儿童撑起保护伞、为伤残群众开通救助专线,将3700余名受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体系。4.33亿元慈善捐赠资金如汩汩暖流注入重建家园,见证着党委政府的为民初心,更凝聚起八方支援的磅礴力量。每一份救助金的精准抵达,每一次主动排查的细致入微,每一处智慧民生的创新实践,共同编织起抵御风雨的坚实保障网,托举起千家万户的美好向往。
聚焦“一老一小” 守护更有温度
在永靖县盐锅峡镇上铨村互助幸福院里,村民张尕龙正和几位老伙伴围坐在餐桌旁一边用餐,一边说笑。“妈妈你看,这是我新得的奖状!”在州综合福利院,女童闵秀芳通过视频向“爱心妈妈”熊丽丽展示着成长印记。这一幕幕温暖场景正是我州民政人用“一老一小”的朝夕美好,倾心丈量民生维度的生动缩影。“一老一小”牵系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期盼,我州民政系统持续精准发力,多维度、深层次地提升服务水平,只为给老人和孩子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。
养老服务网络逐步织密加固。全州已建成17家养老服务机构、18个乡镇(街道)综合养老服务中心、12个村级互助幸福院,初步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补充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。为让老年人居家生活便捷舒适,全州604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迎来适老化改造,系统培训206名养老护理员,为老人的晚年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情,让养老工作愈发有温度。儿童关爱保障体系蓬勃发展。全面排查、精准施保,为485名孤儿、4000多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稳稳兜住生活底线,让他们在爱的滋养下勇敢逐梦。为覆盖州、县、乡的200多名儿童主任、儿童督导员开展业务培训,用更科学、更贴心的服务为每一个困境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。当银发笑容在互助幸福院里绽放,当留守儿童的画作挂满爱心墙,这些温暖的画面,是“为民爱民”初心的最美见证。
多维度发力 绘就民生图景
临夏州“弘扬文明新风 佳人百年好合”集体婚礼在临夏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——河州牡丹文化公园举行,来自州内各行各业的30对新人携手走进婚姻殿堂。这场简约而不失仪式感的集体婚礼,折射出全州民政系统在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中精耕细作的为民初心。从助残惠民到殡葬改革,从婚嫁新风到结对帮扶,全州民政系统以创新突破回应群众期盼,用多维度的民生服务让民生答卷既有制度厚度,更有人性温度。
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。修订地方性法规,发布抵制高额彩礼倡议书,持续推进婚俗改革,鼓励婚姻当事人签订婚事新办承诺书、举办集体婚礼、争做移风易俗文明办事的引领者,传统陋习正在被时代新风所取代。县级婚姻登记机关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、颁证室,“甜蜜变革”令人耳目一新。优化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,办理婚姻登记23657对,542对夫妻通过婚姻登记“省内通办”感受“跨域办、快捷办”的便利。精准服务托举民生底线。全州推行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主动办、智慧办,让7.2万人次困难重度残疾人享受政策关怀,143名肢体残疾患者通过“博爱助残”项目重获生活希望。同步推进的殡葬改革更显民生温度,新建的3处殡仪服务中心有力提升殡葬服务保障能力,为162名特殊困难服务对象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,文明祭祀倡议书随着春风传入千家万户。爱心结对架设温情桥梁。全州2.47万名干部与特殊困难群体结成帮扶对子,在12.99万次联系交流、9.74万次走访探视中落实政策7.04万件,帮助办实事1.83万件,价值444.7万元的生活物资化作雪中送炭的温暖。当夕阳洒在新建的养老服务中心、当孩子们的笑声从福利院传出、当简约婚礼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,临夏民政人用行动证明:真正的民生工程在老人端起的热饭碗中,在孩子绽放的笑脸上,在新时代文明新风的晨光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