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信用中国(甘肃临夏)官方网站!今天是:
关于我们|网站声明|长者模式|
【无障碍阅读】

信用中国(甘肃临夏)

credit.linxia.gov.cn

玉门市“信用+智慧监管”获评“2024年品牌信用建设典型案例”

来源 :信用中国(甘肃酒泉) 访问次数 : 发布时间:2024-12-20 14:45 打印

近日,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指导,中国经济信用社主办的以“发展新质生产力 激发品牌新活力”为主题的2024年品牌信用建设论坛在海南举行,玉门市数据局联合市场监管局上报的《“信用+智慧监管”以无感化服务刷新经营主体“有感”体验》案例获评“2024年品牌信用建设典型案例”。


“信用+智慧监管”

以无感化服务刷新经营主体“有感”体验

今年以来,玉门市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,以“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”行动为契机,坚持把经营主体放在关键位置,强化信用赋能智慧监管,夯实数据归集与应用基础,以构建“信用+智慧监管”为基础的综合智慧监管新模式。

一、基本情况

玉门市坚持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,积极发挥特色品牌,发展数字化营商环境。在省内率先破题,建成玉门市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、推进党政机关“一事联办”改革、创新“一业一查”监管模式等改革经验被省委、省作风办关注并专报推广。玉门市先后被授予“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”“2020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市”“2022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县(市、区)”“2024最具投资吸引力县(市、区)”,数字政府建设考核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等次。今年玉门市立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,建成智慧信用市场监管平台,将“智慧化信用监管”的理念融入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,提升监管效能,打造最优营商环境,为全国信用便利化政务服务提供了玉门实践。

二、主要做法

(一)打破数据信息壁垒,探索监管模式新路径。一是玉门市市场监管局搭建数字监管平台,整合多项业务功能。建成玉门市智慧信用市场监管平台,涵盖大数据展示、信用监管、智慧监管等6大模块,搭载数据中心、智能分析两大功能,为“信用+智慧监管”提供了强有力平台和技术支撑。二是打通数据接口,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。拓展数据共享渠道,接入省、市平台监管数据,汇集经营主体信息6000万余条,对主体实行标签化管理,突出行业及监管特征,直观展现主体全貌。三是开发“一照通”功能,整合多项企业信息。利用技术手段将经营主体各类信息链接到营业执照二维码中,化身为经营主体唯一身份的“一码通”,生成专属数字信用档案,实现“实时查、随地查、便捷用”。目前,全市20723户经营主体全部实现附“码”管理、一“码”查询。

(二)推行信用分类监管,打造智慧监管新局面。一是科学信用分类,明确监管层级。在全省率先以市场监管领域企业为试点,出台《玉门市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(试行)》,搭建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模型,按行业风险分为一级、二级、三级,按公共信用和行业信用综合评价为A级、B级、C级,实施差异化监管举措。二是坚持差异化监管的维度。对高风险经营主体大幅提高抽查比例,实行“零距离”重点监管;对中风险经营主体,按正常抽查比例监管;对低风险经营主体,大幅降低抽查比例,采用各种非现场监管手段,减轻企业受检负担,不断推进监管成本最小化、对经营主体干扰最小化。三是整合监管事项,实现综合监管。将智慧监管与法治监管一体融合,通过一系列现代技术手段,为执法人员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查询和辅助执法工作,全面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。

(三)开展信用智能研判,构建监测体系新生态。一是创新实施信用沙盒监管。以信用等级建立“围栏”,将信用好、风险低的企业纳入沙盒,采取信任监管、宽松监管、大数据监测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,引导经营者主动纠错、合规经营,做到刚柔并施、法理相融,努力让企业真正感受到“有温度的执法”。二是创新实施风险监测监管。以风险化解为目标,推动监管关口前移,结合专项行动建立6个动态风险监测点,形成监测预警对象库建立监管数字地图,应用地理信息技术,实现了“风险+定位”的一图展示,支持监管人员直观把握风险预警分布情况。三是创新实施触发式监管。以事项为源,编制触发式监管风险清单,把握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高风险行为特征,逐一梳理各事项的监管风险点,设置监管“红线”和触发条件,精准提示执法检查人员快速定位,敏捷处置,在对36户市场主体实施的触发式监管中,预警准确率达90%以上。

三、工作成效

一是擘化信用监管“新蓝图”。通过平台在线支撑、数据精准预警、权力在线监督,构建了“大数据全面查+工作人员精准查”信用监管新模式,提高了主管部门监管针对性,实现了预警信息和基层检查工作人员现场检查双向推送,利用大数据算法精准识别风险,开展靶向监管。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检查现场整改120户次,限期整改14户次。行业部门对信用较差主体检查几率呈不同程度上升。

二是提升政务服务“加速度”。依托监管平台,推行“集成办、快捷办、简化办”,实现了企业开办由6个环节法定3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环节4小时内办结,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,成为全国企业开办最快城市之一;以企业和群众办事更高效、更便利为导向,加快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落地,进一步强化部门政策、业务、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,归并流程、统一表单、压减时限、降低成本,持续提升打包受理、集成服务效能,推动政务服务从“网上能办”持续走向“网上好办”“网上办好”。止目前,共受理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1127件,办结率100%。

三是增强企业信用“获得感”。通过“数据网上行”让“企业少跑路”,加强与行政审批部门、行业主管部门沟通联系,完善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共享机制,累计移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信息1566户次,恢复个体工商户正常记载状态955户次,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12条,让年报数据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,促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