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为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兰州新区在省内率先推出“三书同达”机制,即向市场主体送达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的同时,同步发出《行政合规建议书》与《信用修复告知书》。这一举措将信用修复指导环节显著前移,旨在引导市场主体及时纠正失信行为、消除不良影响,为信用监管构建起全新范式。
该机制覆盖所有被依法按普通程序作出行政处罚的市场主体,严格遵循“谁处罚、谁告知”原则。这意味着企业在接受行政处罚的同时,能同步获取专业合规指导与清晰的信用修复路径,有效避免传统行政执法中“一罚了之”导致的企业“不知怎样改、不懂如何修复”的困境。
“三书”各有侧重、协同发力,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聚焦“违反了什么法”,清晰列明违法事实、处罚依据及具体罚则,彰显行政执法的刚性与严肃性,让企业明确自身行为的违法边界;《行政合规建议书》围绕“如何避免再次违法”,结合企业违法具体情形,针对性提出整改方向、合规措施及风险防范建议,突出事前预防与规范引导,帮助企业筑牢合规经营基础;《信用修复告知书》则解答“整改后该怎么办”,详细告知信用修复的条件、流程、所需材料及办理渠道,为企业重塑信用、重返市场竞争正轨提供精准指引。
目前,“三书同达”机制已在兰州新区全面推行。新区生态环境局率先制发首例“三书同达”复合文书——向辖区内一家科技公司送达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时,同步递出《行政合规建议书》与《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》,标志着这一创新举措正式落地实践,也成为兰州新区优化营商环境、深化包容审慎监管的重要探索。
以信用修复指导前移为核心的“三书同达”制度,大幅降低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对企业在招投标、政府采购、财政资金补贴、项目申报、金融信贷、评先评优等关键领域的负面影响。有效提升了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与守信意愿,持续推动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。
下一步,兰州新区将继续推进“三书同达”工作机制落地见效,进一步强化信用修复指导与服务,助力市场主体合规经营、轻装上阵,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,全面提升企业的获得感与满意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