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 诚信文化 > 诚信文化

知网被罚8760万元背后折射出的科研诚信危机

发布时间: 2023/01/03| 来源:信用中国| 专栏:诚信文化

  • 分享到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

  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对中国知网开展的反垄断调查结果出炉。经查,知网在中国境内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服务市场具有支配地位。2014年以来,知网滥用该支配地位实施垄断行为。

 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被重罚

  主要垄断行为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通过连续大幅提高服务价格、拆分数据库变相涨价等方式,实施了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其数据库服务的行为;二是通过签订独家合作协议等方式,限定学术期刊出版单位、高校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授权使用学术期刊、博士学位论文等学术文献数据,并采取多种奖惩措施保障独家合作实施。

  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表明,知网实施不公平报价、限定交易行为排除、限制了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服务市场竞争,侵害了用户合法权益,影响了相关市场创新发展和学术交流传播,构成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(一)项、第(四)项禁止的“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”和“没有正当理由,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”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。

  市场监管总局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》第五十七条、第五十九条规定,综合考虑知网违法行为的性质、程度、持续时间和消除违法行为后果的情况等因素,于2022年12月26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,责令知网停止违法行为,并处以其2021年中国境内销售额17.52亿元5%的罚款,计8760万元。同时市场监管总局为监督知网全面落实整改措施、消除违法行为后果,要求知网围绕解除独家合作、减轻用户负担、加强内部合规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整改,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创新发展。

  对于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,很多网友表示赞同,同时部分网友对此也表达了观点,有网友表示,知识论文应该无偿分享给所有求学的人,而不是被某个网络平台所垄断并以此牟利。搜索任何论文几乎都要付费,科学研究还怎么进步。知识产权需要保护,但理论基础研究和已经发表的科学论文,难道不应该向社会开放吗?国家已经为这些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支出了大量科研经费,不应当再让某些平台二次收费。

  也有网友表示,论文付费与否、付费多少应取决于作者本人,如果作者不愿意免费公开,则知网至少应将所得盈利与作者分成。知网把全部费用都纳入自己“腰包”绝对不合理。

  还有网友认为,知识付费只会抬高学习的门槛,导致阶层固化,建议查阅学术类论文不应当收费,使用知网功能收取少量维护费用,这样才能避免学术垄断。

  知网查重这门生意有多暴利

  知网为何能做出垄断学术圈的事情,需要从知网运营的“学术生意”入手窥见其中的端倪。知网有什么用途?知网是很多高校教师、大专院校学生主动去了解的平台,对于他们而言,知网是在撰写毕业论文之前必须要了解的平台,它不仅可以提供文献搜索服务,还能提供论文查重服务。

  知网论文查重包括论文正文、原创说明、摘要、图标及公式说明、参考文献、附录、实验研究成果、结语、引言、专利、文献、注释,以及各种表格。很多大专院校在每年毕业季时,都会统一发通知说明学校的毕业论文规范和查重说明,学校会统一下发论文样式等内容,一般会详细说明查重的范围。要是学校有具体的要求,学生提交的论文必须按照学校所要求执行,也就是学生在提交论文的同时,再交一份查重报告。

  知网查重是按照连续出现13个字符类似就会判为重复的标准计算论文重复率。如果学生抄袭了他人论文中的句子或者段落,知网查重系统在对其进行查重时,就会识别出重复部分,并计算到论文的总重复率之中。

  除了帮助学生进行论文查重,知网还是一个集知识发现、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为一体的先进数字化图书馆,可以为使用者找到想要的内容,这个平台是从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,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知识服务平台。主要体现在知网可以提供中国学术文献、外文文献、学位论文、报纸、会议、年鉴、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、统一导航、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,其文献检索系统使用时方便快捷,受诸多用户认可。给需要者提供某一细分领域的知识,也是知网的“盈利”途径之一。

  应该说,知网除了文献收集全面之外,在论文查重方面也是业界权威。它的论文查重系统针对不同的文档类型和内容特征,支持从词、句子到段落的数字指纹定义,并可对图、表等特殊检测对象进行基于标题、上下文、图表内容结合的相似性检测处理,还可根据特定的概念、观点、结论等内容进行智能信息分类处理,实现语义级别内容的检测。可用于抄袭、伪造、一稿多投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。由于论文行业中学术不端行为泛滥,知网的查重系统检测学术不端行为的效果特别明显,所以深受社会各界的认可。知网打击学术不端行为能够匡正学术风气,阻止和消除学术不端加剧社会腐败等负面影响。

  虽然知网以上的这些优势能够帮助国内学术圈完成自我净化,解决广大高校教师、毕业生在从事科学研究、毕业论文方面遇到的问题,但是,知网恰恰利用了这个优势,采取了垄断性行为。

  过去十年间,知网一直利用行业垄断的优势大肆涨价,高昂的订阅费用已成为高校和科研单位的“重担”。2021年,中科院集团CNKI数据库订购总费用达到千万级别,该数据库高昂的订购费用已成为中科院集团资源引进中的“巨无霸”,该通告指出高昂的引进费用已成为重要问题。

  高昂的费用一方面让合作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不堪重负,另一方面却让知网赚得盆满钵满。相关财报显示,2020年知网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.68亿元,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.93亿元,毛利率为53.93%。2021年上半年,知网的主营业务收入约为4.96亿元,毛利率也达到了51.3%。2021年全年财报还未有公布,但其发布预告称,全年预亏16.8亿-19.8亿,主要亏损原因为投资损失。

  当初知网建立时目标是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。如今,似乎陷入商业与道德的困境。

  从知网事件看中国科研诚信建设

  知网一再涨价,导致很多科研机构支付不起相关费用,导致这些科研人员无法获得服务。由于知网的价格制定并不具备一定的透明度,且并无相关信息披露,长期下来会令外界产生质疑。

  行业人士表示,知网之所以有很强的垄断地位,主要原因在于学术背后的诚信问题。近年来,为加强科研诚信和伦理建设,积极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,国家相继颁布一系列政策措施,科研作风学风持续向好态势基本形成。2019年9月,科技部、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印发《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(试行)》。

  2022年9月,针对三年试行中反映较集中的问题作出补充完善,将调查处理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相关制度规定,科技部会同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,对各方反馈意见建议研究吸纳,并在此基础上发布《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》(以下简称《规则》)。

  《规则》共七章五十三条,进一步规范了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工作,为各部门各地方调查处理科研失信行为提供了依据,形成了更为细化、更具操作性的调查处理规则,凝聚着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科技界的共识。

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。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》两次修订,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》《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》《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》等一系列文件对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作出部署,再到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制定了一批相关领域的科研诚信建设制度,一个覆盖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方面的科研诚信制度体系已经形成,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。

  风清则气正,气正则学进。只有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,才能引导广大科研工作者聚焦主业,在解决科学问题上动脑筋、下功夫,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、创新成果,也才能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供有力支撑。加强科研诚信建设,既要始终保持“零容忍”的高压态势,加大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和公开曝光,依法依规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终身追究;也要坚持正面引导与监督约束并重,营造良好学术环境,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科研工作者严格自律,加强科学道德修养。既要进一步压实国家科技计划(专项、基金等)任务承担单位等第一责任主体责任,通过第一责任主体切实履职尽责,确保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建设各项要求落实到位;也要积极依托科研诚信信息系统,加强跨部门跨地域的科研诚信审核和联合惩戒,为“一处失信、处处受限”提供技术保障。

  当前,科技加速发展提出新的命题,科技自立自强提出新的要求,健全完善科研诚信工作机制,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制度化,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,让求真求实的诚信土壤涵养这个科研工作大有可为的时代,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,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释放不竭的动力。通过不断加强科研诚信建设,让科学研究成果惠及更广大人群,不再让科技成果被少数几个垄断平台的商业利益所绑架,只有这样,知网之流就没有“兴风作浪”的空间了!